世界政治中存在着永久的冲突与合作逻辑吗
学习国际关系的学生之任务在于借鉴历史以理解延续性与变迁性,他们不应为过去所束缚。我们必须学习传统的理论,并把它们运用于当前的环境之中。
什么是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有三种基本形式:
- 世界帝国体系 world imperial system
- 例如罗马帝国、英帝国、苏美尔帝国、波斯帝国、中华帝国
- 这些帝国的君主认为自己统治了全世界,事实上,它们只是因为交通阻隔,才避免了同其他帝国发生冲突。它们同帝国周边蛮族的战争,与大致平等的国家间的战争不可同日而语。
- 封建体系 feudal system
- 该体系中,个人的效忠对象和政治义务主要不是由领土边界所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上级的命运。
无政府的国家体系 anarchic system of states
- 由相对具有内聚力的国家组成
- 例如古希腊的城邦国家、15世纪的马基雅弗利时代的意大利、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或中国
法律:由于国家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威,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间存在着法律、政治和社会上的重大区别。国内法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并且前后一致。而国际法则是分散的、不完整的,建立在有时比较模糊的基础之上,也不存在日常的执法机制。
- 武力:在等级森严的国内政治体系中,政府垄断着合法使用武力的权力,而在国际政治中,谁都不能垄断使用武力的权力。由于不能在国际政治中禁止使用武力,所以国家间通常存在着互不信任和猜疑。
- 观念:秩序井然的国内社会,有一个普遍的共同观念,并因此产生了共有的效忠对象、正义标准及合法权威的观念,在全球层面上,人们有着相互竞争的效忠对象,全球共同体的观念是很弱的,人们对正义和合法性问题经常具有不同的认识。其结果是,在秩序和正义这两个政治价值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大多数人总是把国家愿望摆在国际正义的前面。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
- 现实主义 realism
- 几个世纪以来在国际政治思想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认为国际政治的中心问题是战争和使用武力的问题,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是国家。
- 新现实主义者 neorealist
- 自由主义 liberalism:
- 追溯到18世纪的孟德斯鸠和德国的康德,19世纪的杰里米·边沁 Jeremy Bemham,John Stuart Mill 等人,目前集中在Woodrow Wilson
- 认为有一个全球社会与国家并存,且与国家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是制约国家行为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
- 自由主义者批评现实主义者把国家看成一些坚硬的台球,相互撞击以实现均势,过分夸大了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差别,忽视了经济相互依存和跨国性全球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 新自由主义者 neoliberal
- 建构主义者 constructivist
- 强调观念和文化在塑造国际政治现实和国际政治话语中的重要作用。
- 强调利益的主观性以及利益与不断变化的认同之间的联系。
- 一直关注诸如认同、规范、文化、国家利益、国际治理等重大问题。
- 他们相信,政治家和其他人的行为动机不仅仅是物质利益,也包括他们的认同感、道义观以及有关什么是社会或文化所认可的合适行为之认识。这些规范是在变化之中的,有时要经过与其他规范的互动过程。
- 建构主义者认可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的,但指出存在着从善意、和平、友谊到严重敌视和竞争的多种无政府状态。特定时期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取决于主流的规范、认知以及信仰。
马克思主义 Marxism
马克思主义者关注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经济结构,有时被称为经济还原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政治是经济的表现。他们预言,资本家的贪婪促使国际关系中重大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革命遍及全球和资本家自身的消亡。马克思主义者轻视民族主义、国家权力以及地缘政治的重要性。缺乏对外交和均势重要性的关注,导致马克思主义者有关国际政治的理解漏洞百出,并且对未来提出了错误的预测。
依附理论 dependency theory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预言处于全球市场“中心”地带的富裕国家将控制处理“边缘”地带的贫穷国家,前者使后者越来越贫困。
依附理论家认为,第一世界(富裕、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经济和政治分裂,是历史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产物。
虽然依附理论有助于阐释造成经济不平等的某些结构性原因,但它很难解释为什么东亚的边缘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来,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发展速度比美国和欧洲这样的“中心”地带国家还快。
基本概念
行为体 actor
包括国家、跨国公司、政府间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OPEC)、非政府组织,跨国族群集团,恐怖主义集团、毒品卡特尔和反政府秘密组织,国际宗教运动
目标 goal
军事安全、经济财富、社会问题及生态的变化、人道主义和人权问题。
手段 instrument
军事力量。
修昔底德 Thucydides
在国际政治中,由于缺少相互沟通和信任,每个国家都可能只努力维护自己的安全,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导致所有的国家更不安全。
有关战争不可避免的信念,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原因。当你相信战争不可避免时,你已经接近于走最后一步棋了。
我们需要同时关注不变的因素和可变的因素。
伦理和国际政治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判断道义主张:
- 动机或意图
- 手段
- 后果
伦理在国际政治中所受到的限制
伦理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不如在国内政治中那么大,原因是:
- 有关价值观念的国际共识是很少的
- 国家是抽象的东西,人们用不同的标准分别判断政治家作为国家领导人的行为和作为个人的行为,人们要求领导人保护他们的利益,而且有某些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武力
- 由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伦理在国际政治中扮演一个相对较小的角色
- 国际社会的制度特别软弱无力,秩序和正义在国际政治中相互脱节的情况比国内政治要严重得多。在国内政治中,我们倾向于把秩序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实际上,有时示威者为了伸张自己的正义观,故意破坏秩序。然而,一旦出现全面的混乱,正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三种有关道义作用的观点
- 怀疑论者
- 道义在国际关系中毫无意义,也不存在共同体的观念,因此没有道义权利与义务。
- 强者做其能够做的事情,而弱者接受其必须接受的事情。
- 国家道义主义
- 国际政治的基础是国家社会,最重要的是主权原则,它禁止国家跨越边界、干涉其他国家的管辖权
- 世界主义
- 国家边界并没有道义上的地位,看重的是个人
在国际政治中存在着选择的余地,声称别无选择实际上是一种伪装的选择方式。
在国际政治中,我们面对的问题常常不是在秩序和正义二者中选择一个,而是如何在特定形势下平衡各种政策选择。
在我们运用理论和实例开辟前进道路的时候,我们必须记住哪些是已经变化了的,哪些是依然如故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过去与现在,并且避开未来航程中的险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