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的知识,会让我们更加接近关于知识的真理。
丰富性:它的内容不再永远真实,不再是一个王国,而是一条能够令我们到达目的地的道路。
链接:链接彻底改变了知识的结构,改变了权威人士和证书的角色,改变了我们停止继续发问的理由和所在。
无需许可:网络缺少一种整体的许可体系,这使得知识不再像是独立存在的内容,而更像是节点,只有在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网络内,我们才能充分信任它们,甚至是理解它们。
公共性:知识是一种相互联系的网络。这个网络依赖于我们的出发点,我们的观点,也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人类对重要事物的感知。
未决性:我们的共同之处,不是拥有彼此一致的知识,而是身处总是存在分歧的同一个世界。
关于太多的战略:如果我们能够期待每个人可以从网络的参与中学习到东西,那么前进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拥抱这个特殊网络的特有属性(人为制造稀缺性/承认弱联系能够拓展知识范围)。
5种帮助让网络化的知识发挥它本应有的作用的方法:
开放通道
开放知识获取的限制条件,这样有利于网络包容一切、再行过滤的特点。能让用户接触到那些可能被认为根本不值得保存的信息。
好好利用过滤体系,你就能更好地利用这个开放的网络,增加它的价值
提供智力之钩
创造更多的信息:元数据,先采用“关联数据”来使这些数据能够被访问。
一个元数据丰富的网络,它里面可用的、有用的知识也会更丰富。
链接一切
链接将你的作品置于上下文之中,促使我们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不要把制度化知识留在身后
教每一个人
1. 教育他人如何使用网络 2. 教育他人如何评价知识宣称,比以往更需要批判性思考的技能,云区分哪些是废话,哪些是证据充分的结论,学会如何参与到多种方式、多元文化的讨论之中 3. 教育他人如何去热爱不同,哪我们限制自己,不允许自己的舒适受到一丁点打扰的时候,就是我们变蠢的时候。门槛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因为我们自身。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借口不去拥抱不同。
正是因为人类解决问题的动机各有不同,也并不纯洁,才没有任何理由去说,当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类在网络的规模上合作时,还有什么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