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原理

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

我们为了某个决定付出得越多,就越不可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认同某种理念正确的人越多,这种理念就越正确。说服别人,你也就被说服了。

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时,当形势显得很不明朗时,当不确定性占了上风时,我们最有可能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多元无知效应

在一个群体中,只要反对意见不以明确、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成员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并不是因为冷漠无情或缺乏善意,而是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他们明确知道自己有责任介入一个紧急事件,他们的反应是很迅速的。

在紧急状态中需要帮助时,最有效的策略是减少周围人对你的处境和他们责任的不确定性,尽量把你所需要的帮助表达精确,不要让旁观者自己去下结论。

相似性

与我们类似的人的行为对我们最有影响力,因此,我们更有可能效仿与我们相同,而不是与我们不同的人的行动。

维特效应(出自《少年维特之烦恼》)

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的消息之后效仿了他们。

任何一种广为宣传的暴力行为都会刺激很多人竞相模仿。

对杀人事件极尽渲染的报道不仅仅扣人心弦、煽情、具有新闻价值,而且也是恶毒的。

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有理由指望说服相当大一部分成员,然后,大量成员已被说服这一事实本身,作为原始信息,又能说服其余的人。最有影响力的领导,通常是那些知道如何在组织内创造条件,使社会认同原理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所用的人。

保护我们自己

识别不正确的数据导致的社会认同。

  1. 社会证据被有意伪造,牟利者制造一种大量的人正在以他们所希望的方式行动的假象————现实是什么样子就不去管它了

  2. 无意的、自然的错误。在我们运用来自群体的证据时,需要定期对周围进行观察,与来自其他来源的证据进行比较,包括客观事实,过去的经验,自己的判断等。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