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时间偏好带来的回报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至少面临四种最基本的约束:东西不够、时间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
今天的货物叫现货,明天的货物叫期货
易耗品:能一次性消费完毕的物品
耐用品:它提供的服务、发挥的功能,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发散出来。任何一种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本领或禀赋,都是一种耐用品。
不耐产生交易
只要其他情况不变,人们总是希望早一点消费,因为早一点消费是确定的消费,晚一点就是不确定的消费。有时经济学家也喜欢将“不耐”称为“确定性偏好”。
现货和期货的比价,就是利率。
不耐程度决定利率高低
任意一宗现货跟期货的交易之所以存在利率,关键是人们都有时间偏好,人们都愿意早一点消费。那些想换取现货的人为了说服别人,让他们推迟消费、接受期货,就对他们进行补偿。
未来越是不确定,补偿就越大;消费推迟得越久,补偿也越大。不耐是利率的基础,未来越是不确定,接受期货的人所要索取的补偿就越大,这时候利率就越高。
利率管制及后果
后果:
- 人们不愿意借钱给别人
- 发展出地下借贷市场
- 人们选用迂回的办法支付利息
贷款利息越低,穷人贷款越难
利率变化支配资本现值
不同利率对资本的现值(即今天资本的价值)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未来越不确定,补偿就越高,利率就越高。
贴现率:未来价值(期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现值)的打折程度。
有效市场假说————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投资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
人们追求收入总和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个瞬间的收入最大化。
股价能否预测
预期收入流决定资产的现值。
消息披露过程决定价格变化节奏。
债券、保险与期货
人的三种风险偏好:
- 风险厌恶
- 风险偏好
- 风险中性
保险服务的三个前提条件:
- 投保事项一定要有概率性,不能是确定的
- 每个投保人所具有的风险概率是互不相关的
- 概率事件是独立于投保人意愿的
政府向什么征税,什么就会减少;政府补贴什么,什么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