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商业计划,那你的计划一定是错误的。

只要是MBA式的商业计划,无论经过怎样的深思熟虑,一定在某些方面存在硬伤。风险投资家应永远遵守投团队而不投计划的准则。成功的团队懂得如何发现计划中的瑕疵,并及时做出调整。

计划可以调整,但必须以合乎现今社会动作方式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并在转型时以这些原理为指导。计划可变,基础则应岿然不动。

依赖技术洞见,而非市场调查

产品计划由产品负责人制订,但产品计划常常(几乎总是)会遗漏最为重要的因素:创造这些新功能、新产品或是新平台,其背后依据的技术洞见是什么?

所谓技术洞见,是指用创新方式应用科技或设计,以达到生产成本的显著降低或产品功能和可用性的大幅提升。

组合创新时代的到来

寻找技术洞见的途径之一,就是将这些可用的科技及数据资料集中起来,为某个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无论你从事什么业务 ,你所在的行业都潜藏着一个巨大的技术知识库。找到极客,看看他们在研究什么。

找到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想办法对这个解决方案加以拓展,也是寻找技术洞见的一个方法。

别去找快马

以技术洞见来支撑产品研发,就能够避免被消费者的需要牵着鼻子走,生产出步人后尘的产品。

为成长而优化

全球扩张必须成为企业的基础核心。现今的竞争日渐激烈,任何竞争优势都难以持久,因此必须有一个“快速长大”的战略。

创建网络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方便运营,更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

开放为王

开放的平台更容易实现快速扩张。

总体来说,开放的意思是,推进软件编码或搜索结果等知识产权信息的共享,遵守通用标准而非自己订立标准,让消费者享有随时退出你的平台的自由。

开放也可以让成千上万的才能为你所用。

开放可以让用户享受到自由,来去自如。如果用户可以四通八达选择退订你的服务,那么你就得付出努力,让他们愿意继续留下来。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上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你绝不会实现真正的创新。

埃里克的战略会议笔记

  • 想想看5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情形?然后以此为基点,往前推算。对于那些你推断必定会发生变化的因素多加留心,尤其是受科技驱使而使成本曲线下降的生产要素,或者很可能出现的新兴平台。

  • 5年后,市场中什么样的陷阱会影响你?

  • 你应该花大部分时间用来考虑产品和平台。

  • 当某一市场遭到破坏时,你必须对挑战者的技术洞见和进攻套路了如指掌(这个很难啊!)

  • 如果你是挑战者,你需要发明出新产品,并围绕产品打造你的企业,考虑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动机,他们可能会助你一臂之力。你的战略应当鼓励既有业务框架之外的人与框架之内的人一起开动脑筋进行创新

  • 增长是重中之重。在互联网时代,所有主要的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的平台。

  • 确立一个大致的时间表,明确你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

  • 不要使用市场调查和竞争者分析,应该从与会人员那里听取意见。

  • 迭代必须快速,且必须以研究为基础。

  • 使用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 利用这个解决方式快速成长与扩张

  • 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以产品为基础的

  • 慎重选择那些与你一起制定战略的人,选择能力最强的创意精英,以及那些对于未来的改变有非凡见解的人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