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如果你的产品只是满足了消费者提出的需求,那么你就不是创新,而只是做出回应。
创新的东西仅要新颖、出人意料,还要非常实用。
了解环境
在决定是否要实践某个想法时,谷歌团队会用到一张简单的维恩图:
这个想法必须涉及一个能够影响数亿人甚至几十亿人的巨大挑战或机遇
这个想法必须提供一种与市场上现存的解决方案截然不同的方法
将突破性解决方案变为现实的科技至少必须具备可行性,且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
创新不可把握、无法强制,也不能事先安排。
产生的(构想)要多过能够存活的(构想),另外,为争取生存机会而进行的努力不曾间断。由此可推知,如果一个(构想)能够以任何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发生程度的变化,那么(此构想)在复杂且时而多变的环境中的生存概率就会增加,从而被自然选择的概率也会增加。
所有的公司不仅要先营造一个让各种创意因素以新奇的方式自由碰撞的环境,还要提供时间及自由,让小部分创意进化和生存,并让余下的大部分凋零和消亡。
你所雇用的人,不仅要有能够产生新构想的头脑,也要足够疯狂地相信这些构想有机会实现。你需要挖掘和吸引这些乐观的人才,并提供平台,让他们创造改变、大胆冒险。
聚焦用户
当客户与用户的利益出现矛盾时,以用户利益为重。
你想得还不够大
巨大的挑战和资质过人、精于技术的人才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优秀人才能够解决问题,又能从中得到满足。
制定(近乎)遥不可及的目标
你的目标既要看似具有较高挑战性,实际上又具有可行性。
70/20/10原则
70%的资源配置给核心业务
20%分配给新兴产品
10%投在全新产品上
资源上的稀缺,是激发创意的催化剂
20%时间制
允许员工用20%的时间来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
创意无处不在
认为创意只能出自公司的员工才是最危险的谬论。
利用公司以外的力量,利用用户的智慧来让产品成长。
交付————迭代模式
新想法不可能一出炉就完美无缺,你也没有时间等到想法完美的那一天。打造一款产品,投放市场,看看反响如何,设计并加以改进,再重新投入市场。
在执行交付————迭代模式时,领导者必须不计之前的投入,确保锄弱扶强。
具体实行交付————迭代模式时,尽量不要在产品上市时借助市场营销手段和公关宣传的力量。只在产品展现出胜者锋芒之后才会投入资源。
要想创新,就要学会把败仗打漂亮,学会从失误中汲取教训。所有失败的项目都会衍生有关技术、用户以及营销方面的宝贵信息,为你下一次出征做准备。
如果你的眼光够远大,就很难全盘皆输。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规避风险或防止失败,而是打造一个不会因风险和无可避免的失误而垮台环境。
关键在于,你需要快速地迭代,建立检验标准,看看每次迭代有没有把你一步步推向成功。小的失误往往可以为你照亮前进的路,因此,你应该预料并接受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