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复杂:设计师和使用者的伙伴关系

管理复杂的基本原则

人类的三个基本需求:

  • 对过去的认知:了解我们是如何进入当前状态的
  • 对现在的认知:了解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我们在哪里?现在可以做什么?
  • 对未来的认知:对未来的预测

所有的原则都基于两个前提:

  1. 有针对性的交流
  2. 令人信服的概念模型

语义符号

良好的设计上的语义符号都是可感知和可提供信息的,而且造型美观并与产品的其他部分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组织架构

两种简化复杂的方法:

  • 添加组织架构
  • 概念重组

模块化:分而治之

将复杂的结构划分为一些较小的、易于管理的模块。

很多设计师只专注于设备自身,只是增加了可感知的和实际的复杂性

自动化

自动化为科技增加了一项隐藏的复杂性,自动化只会在它有效运行时起到简化的作用,当自动化失效时,它会使任务变得比没有自动化前更加复杂。部分自动化比完整的自动化或没有自动化更容易出问题。

自动化也许是所有简化策略中最有效的,只要功能完全是由一个坚固而可靠的系统来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就可以。

强制性功能

强制性功能使任务简化,功能限制了预期的行为。只是当有人要做一些被禁止的操作时,才必须被迫去产生理解。

鼓励和系统默认

系统默认是对接受默认操作的微妙性的鼓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自动化和不可见。

系统默认是强大的设计工具,但它们必须被小心使用,不论是设计师还是面对它们的人。遵循系统默认就是认可由其他人替你作决定,前提是只有在你认可那个选择的情况下才会令人满意。

学习的辅助工具

在没有需求之前人们对学习几乎没什么兴趣。

最好的说明是在使用环境中通过显示如何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解释使用方法。

人们通过做来学。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不如在他们正在做的时候辅导他们更有效。

我们其他人的规则:积极应对复杂性

  • 接受:一旦复杂的事情得到适当的处理,一旦它们被分成较小的较容易掌握的部分,一旦它得到了理解,一旦隐藏在系统中的线索被找到并被使用,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 分而治之:将任务划分成较小的、容易理解的模块,一次只学习一个模块,之后,当每个模块被学完后,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有助于激励学习下一个模块的积极性。
  • 即时性学习:只学习你感兴趣的任务所需的那部分,然后慢慢地添加其他任务,慢慢地去学会高级的功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去学习。
  • 理解,不要死记硬背:尝试发展出一个技术方面的概念模型:它到底在做什么?它是怎么运作的?如果你可以了解到这一点,很多操作看起来都能被领悟。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它们就变成可以学习的。
  • 观察其他人:观察别人如何使用技术,看看他们做什么和怎么做。要毫不犹豫地去寻求帮助,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
  • 使用生活中的知识:语义符号、功能可见性和强制性约束:有创造性地找出不寻常的或新奇的做事方法,并利用强制性约束的帮助,来找出你能做和不能做的,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
  • 使用生活中的知识:制作符号、标签和标记:只要当你做某件事感到困难或混淆时,就花一点时间来仔细考虑哪些步骤是最令人困惑的,然后回到那些步骤为其添加注释。最要紧的是它们能否帮你完成你的活动。你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做点什么。
  • 使用生活中的知识:列表:列表需要被细心写下来,可以不断被研究、分析和改进,来制作列表并使用它们。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