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市场

双边市场的定义:

  • 卖家需负责商品的上架与推广
  • 市场负责人对每笔交易采取不干预政策
  • 买卖双方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双边市场重点关注有钱的一方。通常这一方指的是买家,找到一群愿意花钱的人后,再找一群愿意挣钱的人要容易得多。

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竞价、发消息、上架或申请等更为直截了当的市场行为上,比收取佣金效果更好。

  1. 建立双边市场的第一步是创建库存(供应)或受众(需求)的能力。早期应果断使用低技术手段,手动增加双边市场库存,完成一些不具规模的任务。
  2. 确保数据与商业模式核心的实际活动有关
  3. 双边市场的买卖双方都创建稳妥后,注意力(和数据分析重点)可转移到市场收益的最大化上,即上架商品数量、买卖双方质量、搜索得到至少一件库存商品的概率。理解什么样的商品具有吸引力,跟踪欺诈行为与劣质商品,以免市场质量受到损害、买卖双方人数出现流失等等。

数据分析启示

  1. 需求强于供给
  2. 利用最小市场证明自己的供需状况,以及对买卖双方交易的渴望。
  3. 从中找寻盈利的方法
  4. 根据交易规模、频率以及其他商业特质来决定应关注的指标,归根结底就是交易的营收

双边市场关注的重要指标(关注的指标取决于想要改进的内容):

  • 买卖双方的人数增长量和速度、吸引力、参与度、群体的发展状况

    如存在竞争者,应保证卖家库存与竞争者存在可比性,这样才值得买家在你的平台上搜索商品。

    如处于相对独特的市场中,则应保证足够的库存,以供买家的搜索行为返回至少一个有效结果。

    除跟踪卖家人数的增长速率外,还应判断该增长速率的加快或放缓。

    长远看来,你往往可以买到供给,却买不到需求。在注意力经济中,参与度高且专心的用户基础可谓是无价之宝。

  • 库存增长:卖家新增库存的速率,以及商品页面的完整性

    除卖家数外,还需跟踪上架的商品数量。关注每位卖家的在售商品数量,并判断该数值是否得到了增长,以及商品页面的完整性。 重视商品有效性的增强。

  • 搜索有效性:搜索内容及该内容是否与所建库存相匹配

  • 转化漏斗:转化率与细分因素

  • 评分以及欺诈迹象

    被评分的商品的占比

  • 定价指标

双边市场客户生命周期

双边市场的难题

  1. 提供库存越多,网站价值越大。无库存的双边市场是毫无价值的。
  2. 欺诈与信任问题
  3. 网络平台内交易的维持

可以考虑的解决方法:

  • 将用户介绍给代理商以完成交易,并收取中介费
  • 根据卖家上架的商品价格收取部分费用,而非佣金制
  • 通过站内广告、快递服务或有利位置等其他市场因素来盈利
  • 在确认交易前,杜绝买卖双方私下联系的可能
  • 提供增值服务,以吸引买卖双方在网络平台内完成交易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