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图式:你的自我概念的构成要素,以及定义你的自我的那些特殊信念。自我图式,也就是对自己的认识。这会影响我们如何感知、回忆和评价他人和自己。它可以帮助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自我参照: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并能回忆得很好。记忆的构成离不开我们的主要兴趣————自我。我们可以更好地回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
可能的自我: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这种可能的自我会激发出一种我们所渴望的生活愿景,对我们能够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社会经验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当我们扮演一个新角色,该角色逐渐被我们的自我感觉所接受,角色扮演变成了事实。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这个范畴包括“我们”而排斥“他们”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并思考自己为何不同。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成功能增强自尊。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镜像自我”,根据自己出现在他人面前的样子来感知自我。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我们。*我们有根深蒂固的归属需要,当我们面对社会排斥时会感到低自尊的痛苦。
周围的文化:
人与人之间协调与合作能够更好进行生产的地方,形成了集体主义。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他们不只有一个自我,而有很多个自我。相互依赖型的自我存在于社会关系中。袒露心声的交谈比较少,大多是礼貌性交谈。社会生活的目标更多地是协调并支持他所在的群体,而不是增加个体自我。
当行为的原因对一个观察者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时候,那么它们对行为者来说也不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对自己思维的结果比对思维的过程知道得要多。
我们会低估心理免疫系统的力量,并且因此倾向于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持久性。
吸引人们对原因的注意会减少态度报告对由感觉引发的行为预测的准确性。
- 对于心理学调查,自我报告常常是靠不住的,自我理解中的错误限制了个人主观报告的科学性。
- 人们报告和解释其经验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这些报告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