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加工和自我相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
自我服务偏见:我们倾向于把成功与自我相联系,把失败或挫折归因于客观条件甚至别人的偏见,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相对于客观行为维度(如“守时的”),主观行为维度(如“有教养的”)会引发更强烈的自我服务偏见。
虚假普遍性:过高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在缺少其他信息(主观缺少或客观缺少)时,我们会使用自己内心的“投射”作为线索推断别人的反应。
虚假独特性: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完善自己的自我形象。
虚伪的谦逊其实是为了掩饰个体认为自己优于众人的想法。真正的谦卑,不是虚伪的谦逊,而更像是不太在意自己。一方面让人们为自己的专长而欣喜,另一方面也实事示是地认可他人的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