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们亲密关系的因素:

  • 依恋

    • 安全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很容易和别人接近,并且不会由于对别人太过依赖或被抛弃而感到苦恼。

    • 回避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而且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这种类型的成人往往会回避亲密关系,对这种关系表现出较少的兴趣,更倾向于摆脱这些关系。更可能涉足没有爱情、只有性的一夜情。

    • 不安全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成人会对他人不够信任,会产生较强的占有欲和忌妒心。和同一个人的关系可能会反复地出现破裂的情况。在讨论出现冲突时,他们会变得情绪激动而且易怒。

  • 公平

    长期公平原则:努力避免算计交换的利益,更随意地通过一些不同利益的交换来达成公平。 处于公平关系中的人往往满意度更高。

    知觉到的不公平引发了婚姻紧张。婚姻紧张又会加剧知觉到的不公平。

  • 自我表露

    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

    我们在沮丧的时候会更多地自我表露————比如生气和焦虑时。对于那些我们期望与之有更多交往的人,会更多地自我表露。安全型依恋的人会比其他类型的人自我表露更多。

    表露互惠效应:一个人的自我表露会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

    爱情的精髓————两个自我相互联系,相互倾诉,从而相互认同;两个自我保持其个性,但又共享很多活动,为彼此的相同之处而感到愉悦并且相互支持。

    当需要别人共情和理解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向女性倾诉自己的的快乐或伤痛。

    女性具有更强的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