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

伟大的天才不仅或多或少与性格的良好或健康无关,而且我们对此知之甚少。

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创造性可被区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后者更直接发源于人格,广泛地显现于普通日常生活中,并且不仅显现于伟大和显而易见的产物中,也以许多其他方式,以某种幽默、以创造性地做任何事情的倾向显现出来。

  1. 感知

    这些人可以看到新鲜的、天然的、具体的和形象化的事物,也可以看到属类的、抽象的、仪式性的、分门别类的事物。结果就是,他们生活在远远更加真实的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概念、抽象、期望、信念和陈规的虚拟世界之中。

  2. 表达

    他们能够表达得更加“自然”,行为更少受束缚和抑制;他们的行为似乎能够更容易和流畅地得以展开,更少停滞和自我非难。这种不受钳制、不惧怕别人奚落而表达想法和冲动的能力被证明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的一个非常基本的方面。

  3. 第二次纯真

    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天然快乐、无忧无虑的儿童的创造性。它是自发的、轻松自然、纯真、自如的,是一种与一成不变和陈词滥调迥然不同的自由。

    他们或者是保持了或者是重新获得了至少两种孩子气主要的方面,即他们不墨守成规,或者说“对体验开放”;他们具有自如的自发性和表达性。他们的天真的感知和表现是与老练结合在一起的。

    无论是哪种情况,给人的感觉都是,我们似乎是在与内在于人性中的一个基本特性打交道,它是所有人或大部分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但在人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常常被遗弃、埋没或抑制了。

  4.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自我实现的人相对来说更不惧怕未知、神秘、令人迷惑的事物,倒是常常被它们深深地吸引住;也就是说,把它们挑选出来,苦苦地研究思索它们,沉浸于其中。

    他们不忽视未知事物,也不会拒绝、逃避或试图假装已了解它,也不会过早地对它进行组织、分析或归类。他们不依赖于熟悉的事物,他们对真理的追求也不同于对确定性、安全、明确性、秩序的灾难性需要。当总体的客观情境需要时,他们可以舒适地安于无秩序、草率、混乱、模糊、疑惑、不确定、不明确、近似、不严格或不准确状态(一般来说,在科学、艺术或生活的某些时刻,所有这一切都是很值得的)。

    疑惑、试探、不确定,以及因此而暂停做出决定的必要性————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对某些人来说却可能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刺激性挑战,是生命的高潮而不是低潮。

“非此即彼”的消解

把自私和非自私看成是矛盾和相互排斥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人格发展还处于低水平的特征。

他是在所有人中,最成熟也最有孩子气的。具有被描述过的最强自我意识、最具个性的人,也恰好同时是最可能没有自我、超越了自我、以问题为中心的人。

他们能够把游离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事物整合入统一体,是在人的内部反复整合的能力,是整合他在世界上所做的任何事情的能力,直到这样一种程度:创造变成了构建、合成、统一和综合,创造明确无误地是部分地依赖于创造者内在的整合的。

没有恐惧感

他们对自己较深层次自我的认可和接受,使得地世界的真实本性的接受成为可能,也使他们的行为更具自发性(较少受控、较少控制、较少计划、较少“意愿”和设计)。

他们较少害怕他们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是“疯狂的”、愚蠢的或狂热的。

他们较少有对他人的言语、要求或嘲讽的恐惧。

他们能够放纵自己的情感,与此形成对照,普通的人和神经质的人由于恐惧而把他们内在的大部分东西隔绝起来。

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似乎就是他们更大程度的整体性和整合性的一个附带现象。更大程度的整体性和整合性就意味着自我接受。他们更少分裂,结果就是,自己有更多内在资源可供利用,用以行动、享受和创造的目的。他们在保护自己的而防御自己的活动中浪费掉的时间和能量较少。

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的一个方面就是彻底地(虽然是瞬间的)失去恐惧、焦虑、抑制、防御和控制,就是放弃自我克制、延迟和抑制。在此时,对分裂、消融的恐惧,对屈从于“本能”的恐惧,对死亡和疯狂的恐惧,对屈从于肆意的快乐和情感的恐惧,这一切都趋于消失或暂停。这意味着对感知更大的开放。

他能够无须费力就更容易地具有表达性和自发性。他所有的力量以最有效整合和最协调的方式集结起来,比平时组织和协调得更完善。每件事情都完成得异乎寻常的轻而易举、易如反掌。而他成为自发、协调、高效的机体,没有冲突与分裂,没有犹豫和疑惑,在一股巨大的力量之流中,像动物那样运转着,运转得如此轻松。

创造的层次

在通常意义上,正常顺应或适应良好的人意味着对大部分深层次人类天性(意动和认知的)持续的成功排斥。良好地适应于现实世界意味着人格的分裂,意味着这个人要排斥相当一部分的内在,因为这些内在的东西是危险的。

这样做也使他损失了很多,因为这些深层次内容也是他所有的快乐、游戏能力、爱的能力、笑的能力以及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创造能力的源泉。在保护自己免受内在魔鬼的伤害的同时,也就切断了自己与内丰天堂的联系。在极端的例子中,就是这种强迫性个体:乏味、吝啬、僵化、冷酷、克制、不能够笑、游戏、爱、犯傻、信任人或孩子气。他的直觉、柔情、情感趋于被窒息或扭曲。

  1. 原发层次

    作为一种治疗,心理分析的目标是最终的整合。

    我们的原发过程并不是受到了抑制或审查,而是被遗忘了,或者说是被拒绝了。

    在一个富裕的社会中,对原发心理过程的障碍要少得多。我期望教育过程,能够在把原发过程接纳和整合入意识和前意识生活的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在这方面,艺术、诗歌、舞蹈的教育尤其是大有可为的。动力心理学的考试也可以起到这种作用。

  2. 继发层次

    在自发性之后是深思熟虑;在接纳后是批判;在直觉之后是严密的思维;在大胆行动之后是警觉;在幻想和憧憬之后是现实的考虑。 这是一个冷静的周密的比较、鉴别、评估、反思、选择和淘汰的时间。

    只有当一个人的深处为他所及,只有当他不畏惧于他的初级思考过程时,才可能出现。

  3. 整合创造性

    “原发创造性”更多地是源于并借助于初级思考过程,而不是第二阶段。而主要是源于第二阶段思考过程的创造性,被我们称为“继发创造性”。后者包括大量的现实世界的成果,甚至包括主要是对他人的想法进行加工的诸多具体实现和多数文学作品。而那种同时或先后很好地发挥了两种类型过程的创造性,我要称之为“整合创造性”。伟大的艺术、哲学作品和科学成果正是来源于这种创造性。

    无论如何,只要涉及自我实现创造性,它似乎就是更直接地来源于原发和继发过程的融合,而不是来源于对被禁止的冲动和愿望的压制性控制。

创造性与自我实现

总之,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因为这些成就是人格的附产物,是从属于人格的。

自我实现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学上的品质,如勇敢、勇气、自由、自发性、清楚明了、整合性和自我接受等。

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不管存在什么问题,都是像辐射一样迸发出来,不需要有目的、设计,甚至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自我实现创造性是很难定义的,几乎等同于基本人性或它的一个必要因素,或它一个定义特征。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