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积极的心理学

狭隘的偏见

所有的人类关系、所有的人类制度以及整个人类文化,都是以人性为依据的。由于我们对人性所知甚少,通常是一些不正确的人性理论代替了有条理、有根据的论据以及业已证实的规律在发生作用。这些关于人性的理论,不管正确与否,一直都是各种神学、政治和经济哲学以及人类据以生存的社会信仰的根基。

过去曾尝试过的各种价值体系,包括极权政治、战争、宗教、民族主义、各种经济体系、某些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哲学、工艺学和工程学等,它们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它们是建立在错误的人性和社会的概念之上的。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心理学家恐怕也是使用这些关于人性以及社会的错误的偏见和无意的假定进行工作的。因为这些偏见和假定是暗含的和无意识的,它们也可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受实验的限制,维护和巩固自己。

心理学的消极方面

心理学表达了与正统宗教、经济学或社会结构同样的观念或世界观,太实用主义和机能主义,过于着重实利和成功的结果,我们关于人格和动机的绝大部分知识来自对神经症患者以及其他病人的研究。

造成心理学闭锁的根源是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的综合影响之中。

低上限心理学

维持、巩固心理学压抑且不能自我纠正的因素:

  1. 语义性的方法。只需严格按照过去和已知的东西来限定科学。大多数科学家也更喜欢舒适、安全以及熟悉的事物。他们觉得在一个具有熟悉的技术、概念以及问题的牢固的参照系中工作毕竟更容易些。

  2. 将现状与理想混为一谈。我们现在研究的是现状而非在理想条件下应该是怎样或者可能是怎样。

  3. 有时情况和现象显得过于杂乱无章,因而旁观者的观点变成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例如,假如人们强烈地认定一个观念,往往这个观念本身会变成一个决定因素,导致这个观点的实现。

  4. 用于指导实验和临床心理学的许多领域的方法、概念和预期结果,正是自我限制的方法。这些方法将情境安排得使人不可能在最充分的高度上或在最理想的境界上表现自己。使用这些方法将只能衡量出实验自身的局限。

  5. 很多心理学家根据对人类最坏状况的研究提出人性理论,以这种方法,获得的更多的是关于绝望心理学的知识,而不是普遍人性的知识。这样的结论不应该延伸到处于良好的经济、政治和教育状况中的人们,我们可以称此为低限度心理学或者残废心理学,或者贫穷心理学,但绝不是普通心理学。

  6. 心理学的自我贬低。心理学家们更钦慕的往往不是心理学,而是技术先进的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这样,就出现了模仿其他科学的倾向。流行的做法是,首先将我们的研究对象————人————完全当作一个物体或者一架机器来处理,假如第一步失败了,再把他完全归于低等动物之列。

  7. 严格地说,只能衡量现状,不可能衡量潜力(除非重新解释它们,用整体动力学理论)。并且有些现状是永远不能像潜力所允许的那样充分发展的。

  8. 如果一个人专注于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症患者、精神变态者、罪犯、违法者、意志薄弱者,他对于人类的希望必然会越来越有限制,越来越目光短浅,越来越退缩。他对人的期待会越来越少。

改进措施

淘汰精神病人、精神变态者、神经症患者、适应病态文化却不适应健康文化的人、不善于使用自己(作为普通人)的能力或者自己独特能力的人、基本需要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满足的人,只选择相对完善的人类代表作为实验对象。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